精子战争:第一章第三十七节2[完结]
第九章非此即彼场景37最后成绩(2)
在人类历史上,只有以农业生活形态为主的一万五千年之间,一夫一妻制曾经变成为一夫多妻制。这种制度使女性聚集在最富有的男性(即拥有最多农地与家畜的男性)身边。尽管如此,一夫多妻制仍然是一种长期配偶关系,这种关系里的男性与数名女性之间也会建立起深厚的人际关系。而且,即使在这种一夫多妻的关系当中,不论是男性或女性,仍然被期待对其配偶表现忠贞。
直到最近数百年之间,工业化和都市化使得人类的配偶关系又重新转向一夫一妻制,或连续性的一夫一妻制。不过,就算是到了今天,女性还是喜欢聚集在最富有、最有地位的男性身边。
就这个场景里的女人来说,她从来不曾发生过外遇行为,这对她是个很好的抉择。如果我们在场景中所见正确,女人的配偶不但是最理想的一家之主,也是最佳基因提供者,从繁衍的角度来看,女人在这种状况下发生外遇行为将不会获得任何利益,相反的,她甚至还可能失去自己已经拥有的一切。女人和她那个性生活形态更多采多姿的好友比起来,她所拥有的繁衍成果只不过比好友略胜一筹。女人的好友很可能从一开始就没有遇到一个理想的配偶。而从繁衍成果的角度来看,如果女人的好友选择对配偶保持忠贞,也许她这一生获得的成就会更少。但这两位女性一生的繁衍成果如何,主要在于她们是否有能力吸引理想的配偶,至于她们是否采取外遇作为自己的繁衍策略倒在其次。而事实上,这两个女人确实曾经根据自己所处的环境做过最大的努力。
场景37里的男人也从来没有进行过外遇,这对他来说,也是一个很好的决断。他虽然能从外遇行为当中获得繁衍利益,但相同的,他也可能因此损失甚多。尤其在他所处的地域,男人随时都有因外遇而患上致命疾病的风险,另一方面,他也可能能因为外遇而失去他那珍贵的配偶。他的配偶不仅具备繁殖力、忠贞等优点,同时她也是一个理想的母亲和理想的祖母。
尽管大多数人并非终生贯彻纯粹的一夫一妻制关系,但一般人主要还是通过长期配偶关系而获得其大部分的繁衍成果。只要我们能够根据时机与状况做出正确判断,诸如外遇、强奸、群交(团体性交)、性交易、或是交换伴侣等性策略,都比单独的伴侣关系能提供更多的繁衍机会。但如果个人无法处理得当,或其本身缺乏体能及性格的要件,上述各种性策略相对的都会给个人带来风险。
例如场景37里的这对伴侣,特别是这个男人,如果他曾经有过外遇行为并因此加入精子战争,也许他就能获得更高的繁衍成果。但这种推论只是一种假设。因为事实上,男人和他的配偶根据自己所处的环境判断之后决定避免外遇。他们都选择以忠贞的一夫一妻关系作为自己的繁衍策略,而从结果来看,他们显然都得到了完全成功。
然而,即使场景里这对伴侣始终遵行一夫一妻制,并且彼此都对伴侣保持忠贞,但他们仍然无法躲避精子战争的阴影。从外表看来,精子战争和这对伴侣似乎毫无关系,但实际上,他们的身体却始终都对这场永远不会来临的精子战争处于警戒状态。
不只是场景里的这对伴侣,我们每个人的身体都毫无例外地永远对精子战争采取警戒态势。事实上,在整个生殖年龄期间,人类的身体自始至终都一直针对精子战争的可能性有所准备,以便随时做出适当的对应。当精子战争的可能性较小时,身体则采取最低限度的备战措施。然而,有时每个人的身体还会表现出预期精子战争的行为,这时,预期外遇的情绪便会提高身体的备战程度。在大部分情况下,这种预期通常只不过是一种幻想,真正的精子战争并不会发生。不过,即使在今天这个时代,绝大多数的男性在其一生当中,至少都能有一次机会将这种梦想付诸行动,并因此涉入精子战争。相同地,绝大多数的女性在其一生当中,至少都能有一次机会表现和男性同样的行为,并因此主导精子战争。而当精子战争一旦发生,每个人的身体早已做好万全的准备,这时精子战争反而可能成为增加繁衍利益的机会。
相信读者们在读到这本书之前,很少有人曾对精子战争及其结果认真地思考过。但不可否认的是,如果没有了精子战争,人类的性生活一定会失色不少。在人类进化的过程中要是没有精子战争,那么人类现在只会有一个小小的性器,同时只会制造很少的精子,而且,女性将不会有性高潮,性交过程中也不会有前后抽动,所有与性有关的梦想、幻想,甚至自慰行为都不会存在。而每个人终其一生只需要性交十几次。因为,只有在必须且有可能受精时,我们才需要进行性交。事实上,如此一来,连整个人类文化(其中包括性与社会、艺术与文学等)都将大为改观。
在过去几千年之间,精子战争曾对社会构造做出贡献。而相对的,在最近数年之间,我们也看出精子战争从两方面发生了变化。这两种变化分别是社会方面与科学方面的变化。首先是社会方面的变化。各国政府都陆续地成立了儿童保护机构,这表示政府企图将支持单亲子女的经济责任从社会转移到那些不肯负起责任的亲生父亲身上。事实上,这实在是个非常有趣的现象。因为不论在什么地方,都有些男性为了避免负起扶养子女的责任,而拿精子战争做借口,表示怀疑孩子不是自己亲生的。到目前为止,这类否认自己是亲生父亲的声明都只好不了了之。然而,随着科学的进步,DNA比对鉴定针对这类纠纷提供了比较决定性的检验手段。而我们比较有兴趣的是,今后上述的儿童保护机构及父子关系鉴定测验,究竟会对人类的性策略及精子战争所扮演的角色发生怎样的影响?
我们认为主要影响可分两方面来说:第一,男性今后想要到处播种会变得比以前困难。即使他们想否认自己是亲生父亲,而把孩子丢给母亲去养育,也不再像从前那么容易。第二,女性今后想要蒙骗男性养育别人的孩子,也会变得比较困难。我们不难想像,将来男性碰到可能被迫负担养育责任的子女出生时,他们就会按照惯例要求(或甚至将这种要求变成男性的权利!)孩子接受父子关系的鉴定。
综上所述,上述两种传统的性策略今后将逐渐失去其原有效力,而相对地,另有一些目前并不普及的性策略反而更能带来繁衍成果。例如说,女性将比目前更自由地为多数的男性生下子女。她们不仅可能从多数男性身上获得遗传的利益,同时也可能获得长期的经济支持。在女性为数名男性生下子女的过程中,为了使她的男性后代也能拥有极具竞争力的精子,她仍会企图挑起精子战争。但从策略的结果来看,女性已不需要冒险去靠政府给予的微薄补助来养育子女(即男性不肯承认自己是孩子的亲生父亲)。当然,对女性来说,她们会发现,要对数名伴侣隐瞒自己的行为,即使并非不可能,但也会比从前更为困难。不过,事实上,今后女性将越来越不需要隐瞒自己同时拥有多数伴侣这件事。老实说,今后女性可能连配偶的必要性都会感到越来越淡薄。而就算女性拥有一名配偶,配偶对她的遗弃也不会像过去那样给她带来损伤。从另一方面来看,男性反而能够利用女性这种潜在的经济能力。今后他们也不再需要蒙骗其他男性帮自己养育子女。而今后他们即使扶养别人的子女,也将在明了一切的状况下进行,同时他们也能判断,这种养育子女的方式将是利多于弊。男性甚至可能会觉得,自己的配偶为其他男性生育子女也能给他们带来额外收入,这对他们养育自己的子女也有帮助。
上述的两性行为可能会使两性之间的长期伴侣关系逐渐减弱,同时肯定将使两性关系的本质发生变化,但这种长期伴侣关系今后可能还是会继续保持下去吧。男性仍然会好好儿看守自己的配偶,以免卷入精子战争,女性也会不断地从非经济层面去追求能够帮助自己养育子女的伴侣。然而,如前所述,由于养育子女的经济支持问题已获解决,鉴定父子关系的技术日益提高,因此这种一对一配偶关系的有效期间将会逐渐缩短。不论对男性或是对女性来说,在他们具备生殖能力的期间,这种一对一配偶关系将不断反复建立,而每段关系能够维持的期限则大约正好足以养育一名或两名子女。
对男性来说,今后繁衍成果将会倾向于集中在富有且具有地位的男性身上。这种结果不仅是出自于男性的潜意识,同时也可能是儿童保护条例必须诉诸立法人员的理由!(因立法人员也是具有地位的男性。)今后只有富有的男性才有能力和数名女性生养子女,因为只有这样的男性才会成为女性的目标。而对比较贫穷的男性来说,当他们有机会和配偶之外的女性做爱时,他们将会面临更多压力。因为他们必须比从前更加谨慎,以免留下任何证据。
尽管男女的繁衍策略今后会发生某些变化,但当然的,也有某些部分永远都不会改变。除了以手势、脑部手术或注射荷尔蒙等方式之外,人类在潜意识里想要尽可能地生出大量后代的欲望是永远无法消除的。同样的,只要男性拥有的基因和环境许可,他们永远都希望尽可能地与多数的女性生出大量子女,这种男性潜意识里的欲望是永远都不会改变的。而另一方面,只要女性拥有的基因和环境许可,她们永远都想追求最佳的基因,并为子女寻求最好的生活支持,这种女性潜意识里的欲望也是永远都不会改变的。
而另一方面,中国实施的强制性“一胎制”政策,则正好灵活地反映出人类的基本繁衍策略如何适应社会的变迁。这项政策虽然成功地减低了每名女性所生的子女人数(平均一名女性生出个婴儿),但整个社会的孩童性别比例也连带地受到了影响,男女婴儿人数之比因此变成了1.6:1。而造成这种结果的原因是什么呢?从本质上来看,上述的强制政策对女性潜在的繁衍成果造成的损害要比对男性的损害更严重。因为获得繁衍成就的男性只要能抓住机会,秘密地和许多女性进行性交,并在精子战争中获胜,他就可能生出大量子女。而相对地,女性想要比其他女性拥有更多子孙,惟一的办法就是生出一名像上述男性那样的儿子。当然啦,男性若是能生出一名这样的儿子,他的繁衍利益也会因此大为提高的。所以,在今日中国实施的一胎制政策下,人们甚至会为了获得生出男孩的机会而去谋杀女婴,不论他们的意识里如何解释自己的欲望,他们的行为只不过是人类期待强化繁衍成果的生物学反应而已。
我们在本书之中说明过的所有繁衍策略都适用于任何新式的环境。不论将来科学如何进步,社会如何变迁,凡是和精子战争有关的行为特征仍将永远存在。正因为如此,精子战争亦将在未来的时代中,继续扮演构成人类性特征的重要角色。
标题:精子战争:第一章第三十七节2[完结]
链接:https://niuc.net/209886.html